医药行业对高纯水有着大量的需求,因此会用到医药用高纯水设备制取高纯水。这类设备不仅可以制备低电导率的高纯水,还能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、微生物、内毒素以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去除,使得产水符合相关标准。医药用高纯水设备之所以可以去除诸多有害物质,与其工作原理有很大的关系,本文就将为大家分享医药用高纯水设备的工作原理。
医药用高纯水设备去除有害物质的原理
医药用高纯水设备去除有害物质的原理基于以下几点:
1. 预处理阶段主要是去除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、悬浮物及部分有机物。通常采用石英砂过滤器、活性炭过滤器和软化装置。石英砂过滤器通过物理拦截方式去除水中的泥沙、铁锈及胶体颗粒,防止后续膜组件受污染。活性炭过滤器则通过吸附作用去除余氯、异味和部分有机物,保护反渗透膜免受氧化破坏。
2. 反渗透(RO)技术是去除水中溶解性无机盐、有机物及微生物的关键环节。RO膜的孔径约为0.0001微米,仅允许水分子和极少量小分子气体通过,而大部分重金属离子、农药残留、细菌和病毒均被截留并随浓缩水排出。这一过程有效降低水的电导率,去除率可达95%以上,显著提高水质纯度。
3.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的纯度,电去离子(EDI)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用高纯水设备中。EDI装置结合了离子交换和电渗析原理,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,水中的阳离子向阴极方向移动,阴离子向阳极方向移动,并通过选择性树脂和离子交换膜排出。
4. 医药用水设备必须严格控制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。紫外(UV)杀菌系统是常见的消毒手段,其利用波长为185nm和254nm的紫外光照射水流,破坏细菌、病毒的DNA结构,使其失去繁殖能力。185nm波长还能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物,减少总有机碳(TOC)含量,提高水的化学纯度。
医药用高纯水设备的去除有害物质原理是通过多级过滤、反渗透、EDI、紫外杀菌和超滤等技术,层层递进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、重金属、有机物、微生物和离子杂质,以满足制药、实验室和生物科技等领域对超高纯度水的需求。合理的工艺组合不仅提高水质,还能降低运行成本和维护难度,确保医药行业用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本文由水天蓝环保(http://www.shuitianlan.com/)原创首发,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处!
可能您还想了解:
扫一扫,立即咨询